一、专业历史沿革和专业特色
人工智能是研究、开发用于模拟、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、方法、技术及应用系统的科学,是数学、电子信息、计算机科学、认知科学等学科交叉形成的综合性学科。为适应国家新兴战略需求,支撑河南省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,助力河南经济强省和制造业强省建设,于2019年7月设置人工智能本科专业,并于2020年开始面向全国实施本科招生,2022年开始面向河南省实施专升本招生。
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,专业教师全部具有博士学位(师资博士化比例已率先达到100%),已形成学缘结构合理、教学经验丰富、科研能力突出的师资队伍。
本专业学生毕业后能在人工智能领域相关的企事业单位、研究机构、高等院校和政府机关等单位从事人工智能相关的工作,也可继续攻读计算机、通信等相关学科的硕士研究生、博士研究生。
人工智能专业秉承学校高素质人才培养定位,以新工科内涵建设为引领,正逐步形成如下办学特色:(1)强调校企深度融合,对标产业人才需求,实施“3+1”人才培养模式;(2)注重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培养,增进学科交叉,贯彻基于产出(OBE)的工程教育理念;(3)强化创新创业和专业竞赛,建设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,培养高素质人工智能专业技术人才。
二、专业培养目标
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才。毕业生具有坚实的数理基础和认知科学、信息科学相关知识,系统掌握人工智能基础理论与基本方法;具有运用人工智能领域的基本模型、原理与方法,设计有效的技术解决方案并能从事相关应用研究与开发的能力;具备良好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素养,对人工智能关键领域的前沿技术有深刻理解,并具有相关方向的科学研究能力;能够适应国际化竞争环境,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,以及终身学习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。能够在应用领域从事人工智能技术与工程相关的研究、设计、开发和管理工作。
三、学制与学位授予
本专业学制 2 年,弹性学习年限 2~4 年,符合国家学位规定和河南工业大学学位授予条件者,授予 工学 学士学位。
四、核心课程
数据结构、操作系统、机器学习、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、自然语言处理、计算机视觉